我要连续更新博客一百天

tinyexperiments.jpg

最近有本流行的新书叫《微微实验》(Tiny Experiments)。书名令我好奇,快速看了一遍。

作者 Anne-Laure Le Cunff 是法国人。这本书从她辞职离开 Google 写起。那是一份令年轻的她自豪并火力全开的梦幻工作,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的手臂变成了紫色,第一反应却是因为担心影响项目进度,请求推迟血栓手术。

直到手术以后回法国过圣诞节,很久不见的家人和朋友中不知道是谁随口问她:「生活怎么样?」

辞职以后她试过在欧洲创业,后来通过一次持续写作挑战找到了新的方向,创办了 Ness Labs。这本书算是她转职过程的经验之谈。

书的副标题是 How to Live Freely in a Goal-Obsessed World。具体来说有四个步骤(以下直接引用机器翻译的目录信息):

  1. 契约:把目标转向好奇心(目标设定是破碎的,逃离目标导向,把怀疑转为实验)
  2. 行动:练习正念生产力(更深刻的时间感,正确面对拖延,拥抱不完美)
  3. 反应:与不确定性合作(创建增长循环,更好决策的秘密,如何与颠覆共舞)
  4. 影响:与世界共同成长(如何解锁社交流,公开学习,超越遗产的生活)

我主要看了契约,也就是关于微微实验的那个部分,剩余内容只是粗略翻过。这一章里,作者分析了目标导向和周而复始的线形方式,建议回归好奇心:

所有这些目标设定的方法都是基于线性目标:它们是为可控环境而创建的,这些环境容易产生可测量的结果和可预测的时间表。

(因此)我们欢迎任何提供控制感的事物——无论是生产力工具、时间管理方法,还是目标设定框架。

(但是)线性方式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完全不同步。我们面临的挑战和追求的梦想越来越难以定义、衡量,并固定在一个既定的时间表上。

事实上,许多人现在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是,在下一步行动上感到困惑。设定一个明确目标的想法并没有提供激励,反而让人感到瘫痪。当未来不确定时,严格目标设定框架的整齐参数几乎没有帮助;这就像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投掷飞镖。

我们的目标往往甚至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从同龄人、名人以及我们想象的社会期望中借用它们。

这种从无尽好奇心到狭隘决心的常见转变正是传统目标设定方法不断让我们失望的核心原因;它阻碍了我们的创造力,阻止我们看到和抓住新的机会。

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以人类学的方式,做一份关于自己的田野笔记,随手记录所思所想。

通过重新学习你的认知脚本,收集你生活的数据,并头脑风暴潜在的假设,你已经重新唤醒了对可能性的感知。多亏了你的实地笔记,你现在准备设计一个不陷入线性思维陷阱的实验。最后一步是将你的假设转化为一个契约——一个你将在设定的时间内履行的可操作承诺。

这个契约(Pact)有一个简单的格式:

我要 [做一件事并] 持续 [多长时间]( I will [action] for [duration])

契约不是习惯,不是新年目标,跟我们 Nice Try 每年七月发布的个人年度主题也不一样。

契约有目的(做这件事本身就可以提供意义)、可操作(你现在就可以做到的小事)、有持续性(简单可重复),并且可追踪(不是宏大的效果,而是「做了」或是「没做」)。

我对这个形式并不陌生。我见证了 Casey Neistat 持续两年多的 daily vlog,一个创作者奇迹。他在宣布结束时感叹,这个承诺曾经如何逼迫他做不可能的事。

这段传奇连更结束几年后,我逐渐知道了一些意外的事。首先 Casey 没有全部自己制作这些视频,包括剪辑。他也在一个课程里展示自己如何为了增强表现力去「制造」更强烈的视听效果(包括下载警车的声音放在自己去买翻版包包的街景背后,或是安排朋友在下一个场合「出现」)。不过我最震惊的是,他说自己每天只拍不超过 30 分钟的素材。

关于契约为什么有效,Anne-Laure 说:

因为它专注于你的输出(例如,「在接下来的 25 周内发布 25 份通讯」),而不是结果。

契约不是习惯。习惯有着无限的时间承诺(例如,每天锻炼),由实现特定结果的愿望驱动(例如,积极的健康结果)。

它让你有信心开始,因为没有坏结果或错误选择。你只需要出现。

这种「只需去做,不计后果」的承诺过时又迷人(可能过时本身也是迷人的原因)。另一个最近的微微实验,来自移居日本后过上家庭生活的 pewdiepie。

alt text

他发布过三次自学画画的进展报告。我每次看到都挺羡慕,也确实想过试着那样做点什么。(《100 天后会死的鳄鱼君》反而不算,那更像是一种发布形式或者体裁)

首先,我想在不影响生活节奏和其他计划的前提下做这件事。

其次,我觉得写比录视频或播客更简单,也更重要(When you write, you think better. When you think better, you create better.)。

最后,博客比别的社交平台更适合面向自己的写作。

所以我的微微实验将是,从今天起,连续更新这个博客一百天。

PS: 不喜欢这个主题的引文格式但我不会改